致盛集团
首页 关于致盛 新闻中心 党建引领 业务板块 项目中心 致盛内刊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media center

公司新闻 信息速递 媒体报道

公司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张润斌:书城儒商投身生态农庄

  说起致盛集团,很多武汉人并不知晓,但武汉图书大世界、万商白马服装批发市场、大兴路鞋市等,却是声名赫赫。这些市场都是致盛集团董事长张润斌开创的产业。
  在图书大世界一间办公室.记者与张润斌面对面。经常运动、酷爱网球的他.看上去很年轻。待人接物,张润斌显得谦逊有礼。
  张润斌是个“儒商”。他拥有管理学博士学位.在武汉理工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无论企业多忙,他时时不忘充实自己。1999年,事业发展如日中天,他却选择独自一人出国留学。花整整三年在新加坡攻读MBA,“下海创业算第一个转折点的话.跨出国门应是我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

下海弄潮 超前开"自选市场"

  1979年,张润斌年仅16岁就参加了工作,踏实肯干的作风,使他在武汉百货针棉织品批发站历任业务主管、副经理、经理等职。每月拿着不到百元的固定工资,日子过得不好不坏。
  1987年,不安于现状的张润斌再也坐不住了,放着经理不当,张润斌到民生路当起了个体户。
没有本钱,凭着个人私交,张润斌赊销羊毛衫、棉针织品。在百货系统工作多年,他对国营企业柜台销售弊端认得很清,"赢得客户,需要宽松的购物环境"。1988年,他邀集几位朋友在民生路上,开办了武汉第一个"自选服装市场",500多平方的卖场柜台全部开放,消费者可以自行试穿,如同现在的超市购物。
  观念超前,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尝鲜购物者众多,但当时没有先进的防盗设备,偷盗现象十分普遍,损失惨重。"做生意就是这样的,抢商机太晚了不行,太早了,也不行"。

借力招商 办首家民营市场

  自选市场办了没多久就关门谢客,但在汉口火热的中山大道商圈中,张润斌仍通过服装生意为后续发展积累了资金,成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20多年前,一些鞋革摊贩就开始在江汉区大兴路一带扎堆经营。但市场缺乏统一管理,假货泛滥,占道经营普遍。1992年,江汉区政府决定规范整治大兴路。得知消息,张润斌敏锐感到其中大有商机。
  从前,市场建设是工商部门的事,它既是建设经营者也是管理者,绝少有民间投资涉足。甚至工商登记发证中,还没有市场建设开发这个经营类别。
  张润斌找到工商部门,拿出了详细规划,他多次上门,这种真诚让主管领导松了口,答应让他试试。由此,他拿到了武汉改革开放后第一张市场建设准入证。 .
  办市场关键在招商,张润斌自有一套。办鞋市,当然要找到有"中国鞋都"之称的温州。他组织专班到浙江招商,结果鞋商们很不信任,不愿来汉。张润斌心生一计,就先挑最大的鞋商攻关。他提出"以商招商"的优惠政策"收买"大鞋商,承诺他们如能引进中小鞋商,就给予利益分成。
  这招真灵,不到半年,张润斌借力打力,从浙江引回100多家商户"。1994年,大兴路鞋市开门迎客,因商品丰富,经营更规范,很快就聚集了旺盛人气。

堵不如疏 引书市归"正版"

  从此,张润斌的致盛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发不可收,其后6年一口气建成8家大市场。
  张润斌专从政府拆迁、规范市场中找项目。有大兴路鞋市的成功,他获得了相关主管部门的信任,之后的开发路一路顺畅。
  1997年,武胜路附近自发形成的书市,因鱼目混珠受到政府部门关注。当时,围绕新华书店开起众多个体书摊,各类盗版、非法书刊充斥其间。政府决定对其进行整治,但这是否就意味着要取缔呢?张润斌的答案,肯定不是封堵,而是导引。
  携大兴路市场的名气,张润斌主动请缨,提出通过"政府指导、企业投资"的模式,建设一个全新的书市。1998年,致盛公司选点汉口菱角湖畔,办起"武汉图书大世界",引摊入市,由企业负责经营,出版局则驻点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有序规范的市场模式,让原本显得混乱的图书市场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图书大世界年销售额逐年攀升,由市场开办当年的1亿元一路飙升,去年更突破10亿元。
  张润斌认为,市场和产品一样,都有生命周期。危机感极强的他又开始思考书市的未来。市场现在虽仍在赚钱,但市民对图书的品种需求、购物环境又有了更高要求,这"逼迫"他开始筹划重新选址,图谋建设规模更大、设施更先进的出版物流中心。

隐藏光环 大老总当"小学生"

  靠一口气办起的8大市场,致盛企业集团完成了早期积累。公司规模做得越来越大,个人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政协委员等"光环"一个接一个,但这些并未冲昏张润斌的头脑。 "
  1999年,张润斌作出的决定又是让人大吃一原,要去新加坡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当上老总就想玩味,到国外镀个金",面对不解的流言,张润斌很坦荡:"不学习就要走回头路。"
  不带秘书、不带家属,张润斌一人拖着皮箱飞赴南洋,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又开始了全日制的学习生活。起初,已当了十多年企业老总的张润斌还真有点不适应,17门课程旱九点到晚七点的学习,衣食起居全得自己打理。
  劳其体肤尚在其次,海外学习激发了张润斌强烈的民族感情。他的同班同学都是亚太地区企业家,有一次,当一名同学胡说"中国市场假货泛滥",并大加嘲讽时,张润斌不禁拍案而起,厉声反击:"你根本不了解中国!不许污辱我的祖国!"
  张润斌说,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企业家追求的就不再是个人财富数字了,而是要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帮助他人脱贫致富,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成就个人价值。

上海取经 回汉缔造生态农庄

  "一招鲜,吃遍天?假的!"
  张润斌说,只会办市场,致盛不能走得更远。2000年,上海招商团来武汉招商,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还用向武汉伸橄榄枝?这让很多武汉人匪夷所思,张润斌却从中看到了上海人的谦虚及包容,他认为,"武汉企业之所以难做大到全国,就是缘自武汉人头脑中有保守思想。"
  怀着"与高手过招"的胆识与斗志,他奔赴上海,创立上海致盛实业公司,进行多元产业发展,显示了一个武汉优质企业的适应性与竞争力。先是拿到上海中友大厦、上海西北商务港等多个项目的管理权,2001年还参与上海市"西北物流园区"开发建设。2003年上海致盛参与上海国企"海螺企业"的改制。2004年,更有大手笔,借上海发展新郊区之机,选址嘉定区华亭镇,建成2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园区。
  在上海的成功,让张润斌再次回望武汉。时下,国家正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他总结上海华亭的经验,向武汉市政府上报一份推动武汉新家园建设的报告,欲借上海经验发展武汉新农村。
  2006年,武汉市政府确定黄陂武湖农场沙口分场、江夏宁港新家园建设作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这两大示范区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涉及农户1800余户,由致盛集团作为经营主体,负责招商。张润斌欲在传统的村落,发展花卉苗圃、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等项目,使之成为可供游客度假观光的特色生态农庄。
  目前,园区规划设计方案陆续出台,张润斌又成了"空中飞人",在上海、武汉、北京往返穿梭,带领着他的员工在全国盛情邀约实力商家。

编辑:凌云焰  来源:武汉晨报 2006-10-13
更新时间:2006年10月17日
Copyright © 2006-2019 www.shzsgroup.com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86-21-36333636 / +86-27-85873669
E-mail:info@shzsgroup.com 版权所有:致盛集团 ICP备案:0500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