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013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在上海召开高峰会,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路劲地产集团执行董事汪浩、经济学家钟伟、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王受之等多位知名人士出席了会议,上海致盛集团法务部主管许莉娟应邀参会并近距离倾听专家学者们对房地产市场的观念,感受最新的思想带来思维冲击。
在中国政府通过设立“自贸区”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意图下,上海城市发展的天花板有望被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会议以上海为切入点,聚焦长三角,关注一线城市的最新发展趋势。同时,专家们还就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新型城镇化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等热点议题,进行了一场冷静而深入的思辨,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本次会议吸引了几百位商业精英人士的热烈参与。致盛集团作为一家综合性的投资公司,也参与到此次高峰会中来,听取现阶段各路专家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与判断,通过学习专家们的优势经验,对致盛今后的投资也将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上海这类一线城市在自贸区成立后的投资将起到更加清晰的战略指向作用。
部分专家的精彩发言节录如下,仅供参考: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如何判断和看待当前的房地产市场?
第一,目前市场刚性需求仍强,与人口结构有关系。现在房地产市场的上涨和过去的几轮房地产市场的上涨有很大的不同,前面几轮房地产上涨背后,投机性需求起了非常强劲的作用,这轮房地产市场的上涨主要是自住性刚性需求。我们的刚性需求比较强和我们的人口结构有很大的关系,这几年正好我们碰到了这样一个人口结构的刚性需求比较旺盛的时期,但是这个是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第二,市场分化格局已经显现,与人口流动有关。中国现在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人口的迁移,对大城市房地产市场影响特别明显的。例如北京在这样一个严厉的调控政策下,房价上涨还是达到了全国第一,如果放开了限购、限价,会是什么样的格局呢?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认为政府这一轮的抑制投资和投机性需求的调控方向是很难改变的,甚至力度也很难放松。
第三,当前市场受货币的影响比较明显。这些年来所感受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个结论,货币宽市场窄,货币紧市场缩。政府的调控政策没有改变,今年甚至出了国五条,提出了加强调控,为什么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变化呢?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有很大的关系。这一轮房地产上涨主要是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2011年开始没有变,但是我们的总的货币政策是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第二季度末开始实施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正面的推动作用。
经济学家钟伟:今后几年的房地产可能出现的情况会有哪些?
房地产爆发式的10年黄金增长期目前来看已经结束,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涉及到的利益面实在太大,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巨大,我们可以预见,除非中国的创新体制有长足地增长以至于有另外一些产业比如信息、互联网、金融等等冒出来能够部分地取代房地产对稳定增长的作用,否则房地产行业的基本政策仍是趋于平稳的。
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来讲重心将有所倾斜。一线城市的重要性和周围卫星城的重要性重新上升,三四线被逐渐抛弃。第二,在一二线城市二手房的重要性上升,新房的供应变得日益艰难和稀缺。第三,在过去10年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未来商品房供应当然很重要,但是保障房供应和棚户区改造,政府的角色也会变得越来越突出。第四,未来房地产是一端,养老、旅游、物流等等的复合形态的产业是那一端,房地产承载着一个或者多个产业的形态,更加精细化地、复杂化地、操控难度更大的房地产的开发逐步在市场上会占据主流的位置。
21世纪房地产高峰论坛现场座无虚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