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奉献
看到四川大地震的新闻,看到瓦砾遍地伤亡惨重的画面,看到孩子失去了父母、父母痛失爱子那令人肝肠寸断的惨淡容颜,举国伤悲!
5.12地震发生后,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人民子弟兵不顾生命危险投入汶川抢救,医护人员顾不上休息,连刚刚从死神的魔掌中脱逃的受难者,也义无反顾的回头,加入了挖掘大军的洪流。废墟下,无数的人民教师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灾难,用血肉之躯为他们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我们通过前方记者的眼,看到无数感人的场面:
在恶劣条件下,我们的空军战士写下遗书,毅然从几千米高空跳下;
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还有很多这样的教师,遗体找到时,老师的手仍指着门的方向。
每一个令人落泪的细节,每一张震撼的图片,每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次揪心的刷新,带给我们许多许多难以言语的震动与感慨。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很近很近,似乎我们就置身于灾难的现场。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重重地敲打着我们内心那道坎。灾区的每个细节都牵动了大家的心,发生在这些普通人身上的感人故事和场面,让我们看到了闪耀在他们身上的品质——责任与奉献。
对于我们这些每天都在阳光底下生活的人而言,在感慨、在震撼、在募捐、在牵挂的时候,在跟着媒体跟着身边的人们关注着这次地震带来的影响和感慨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认真的静下心来做一番思索。我们需要一个怎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次上天的考验。对于往生的人们,我需要缅怀,需要从中汲取力量。对于那些让我们可敬可佩的英雄们而言,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自己一个暗示,一个信念——从今以后,在我们的身上,加载更多的人生。我们需要用更多的努力去活得更加多姿多彩,让目标和梦想更加清晰明确。不要再去抱怨自己的工作繁重,也不要去抱怨自己的薪金与付出不够对等,而要加倍的去珍惜我们的生活,珍惜我们身边的人们,用比平时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对待他们。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深度,记得不再用那么懒得态度面对自己的人生,记得多去学习多去思考多去请教,记得用我们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和整个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记得用自己的努力来好好生活。
对于自己而言,职责不是要我们向英雄们一样一定要为社会和国家奉献生命或是金钱,也不是背着这样的压力和悲伤去生活,而是在真正意义上去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在事情到来的时候,不后退也不逃避的面对的精神,在紧要的时候让人性的光芒得到发扬。更是一种对于自己的责任,懂得让自己不再得过且过的混日子,懂得让遵循自己内心的生活意愿,不要去逃避任何可能来临的责任和困难。
让我们向这些坚强的人们致敬!向他们学习!相信今后没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履行职责的脚步。我们勤奋工作,我们履行职责,我们勇挑重担,发展经济,建设国家,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而不懈努力!
编辑:信息中心 来源:武汉公司 作者:朱卫平
更新时间:2008年05月21日